跳到主要內容

培育劇場建構者

戲劇學院院長潘惠森教授與團隊

2020年12月15日

1984年演藝學院成立之初,以培育表演藝術行業的專才為目標,35年過去,當代劇場經歷不少轉變,表演藝術家除了須具備專業技藝,還須要發展更多面向。戲劇學院院長潘惠森教授(潘Sir)自2017年上任以來,一直思考戲劇藝術繼往開來的走向,「今時今日的戲劇人需要既深且廣的能力,在個人範疇要專,知識和視野要闊,藉着全面訓練開創自己的天地。」醞釀三年,學院於今個學年率先推出劇場構作的藝術碩士課程,並落實於2022/23學年,在學士課程現有的表演和導演主修科以外,新增應用劇場、劇場構作和音樂劇表演三個主修科目,實行跨學科、跨界別融會貫通,培育出未來的劇場建構者。

 

戲劇學院的學士課程一直廣受歡迎,每年報考人數眾多,今年吸引了三百多人報讀,超出學額的十多倍;當中更有考生先後報考了10年,今年終獲取錄。為迎接明年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的「機構定期覆審」,學院近年積極進行課程檢討和更新,在重新審視的過程中,潘Sir經常反問自己:當代劇場需要怎樣的人﹖「表演藝術行業非常廣闊,戲劇人不止是一種職業,他們須擁有文化視野,有能力掌握劇場的種種範疇。」這種全方位訓練,既要對編導演工作有充分認識,同時要具備創造力和領導才能,「劇場建構者不可以被動地等機會,應尋找甚至開拓空間,帶領戲劇走向文化發展的方向。」

 

設計新課程需時,亦耗費極大心力,今次一口氣推出三個新的科目,全賴天時、地利、人和配合。潘Sir慶幸學院的教學團隊信念一致,衝勁十足,經過不停探索和討論,決定以現有的課程為基礎,延伸更多元而深層的學科內容,以迎合未來藝術發展的新趨勢。

 

 

以戲劇關心社會

副院長及戲劇學科/應用劇場系主任黃婉萍(Estella)指潘Sir是香港應用劇場的先鋒,早於80年代末已將戲劇應用於教育,以全職戲劇導師的身分走進中學,為學生提供戲劇教育。應用劇場是將戲劇手法應用於不同社會範疇,如教育、社區生活、醫療等,因此形式多樣化,包括論壇劇場、教育劇場、博物館劇場、一人一故事劇場,甚至戲劇治療等。活動通常在非傳統的劇場進行,觀眾不再只是坐定定看戲。「假設我們的社群劇場的受眾是新移民,我們須要與他們一起創作,由他們分享經歷,甚至成為演員,共同創作關於他們的劇場。在這種情況下,他們並不是單向接收演出內容,而是有聲音、有互動的劇場建構者。」

 

對於應用劇場,潘Sir打了一個比喻:「就像學功夫,以前學功夫多數為了打架,取勝是目的;但今天學功夫不一定為打架,也可以應用於其他領域,例如武術指導,或主題公園的表演。」將戲劇概念帶入社區,發揮empowerment(賦予力量)的功能。Estella解釋:「Empowerment是應用劇場的重心,讓社會得以看見、聽見不同社群的心聲,尤其是弱勢社群,例如家庭主婦,她們對社會貢獻很大,但甚少得到關注;應用劇場可以是她們分享和發聲的平台。」

 

由於應用範圍廣泛,課程內容除了專業的劇場知識和技巧外,還涉獵教育、心理學、社會學,以及文化身分,亦要學習藝術導領的技能。「同學不僅須要熱愛戲劇,還要關心社會其他人,希望帶出小眾的聲音。如果你對人和社會充滿理想和熱情,這個學科會是你的新天地。」

 

 

填補創作盲點

劇場構作源自18世紀德國漢堡國家劇院,當時負責劇場構作的指導萊辛,須要兼顧一切有關劇作的內容、設計、形式、溝通及評論等事務。此學科在歐美的發展已相當成熟,惟在香港仍屬新學派。高級講師(編劇及劇場構作)及學術項目主任潘詩韻(Janice),從事此專業已20年,她指本地劇場一直有人員擔任戲劇指導、文學顧問的崗位,但卻未有正式的學科。「當我策劃課程時,參考了歐美、亞洲的專門院校,發覺大部分學院將焦點放在文學上,如劇本分析和評論。我們的課程不會只集中探討傳統文學,著重的是跨學科、跨界別、跨文化的國際合作,亦包括媒體運用、網上劇場,以及混合了戲劇、音樂和舞蹈,甚至非藝術範疇的創新劇場形式。」

 

有人形容劇場指導是導演的第二雙眼,協助導演深化作品主題,從多角度詮釋劇作的意義。因此劇場指導不單是一個工作崗位,而是一種思維和視野,如潘Sir的比喻,角色猶如風水師。「建築師以專業角度興建了一間屋,但在風水師眼中,這間屋可能有問題,因為前院欠缺了一個水池。這些範疇建築師未必懂,正如導演未必認識其他層面的知識。今天的劇場不能局限於專業層面,劇場指導的角色就是去補充導演、編劇的盲點,啟發他們思考得更通透。」

 

藝術碩士課程今個學年面世,Janice透露收生情況相當理想,獲取錄的學生來自不同的背景,有建築師、舞蹈教育工作者、戲劇及戲曲研究者、音樂老師、關注動物權益的人士等,「他們都有一個共通點,就是對世界和創作充滿好奇。修讀這門學科不能固步自封,因為劇場指導須要與不同人合作,與創作團隊和合作夥伴分享研究資料,同時要有冒險精神,於整合不同範疇的知識後,就不同語境勇於提出具當代意義的新概念。」課程內容包括跨學科、跨文化劇場製作、劇場指導培訓、策展及演出文本創作,每一項均互相關聯,以裝備學生於畢業後作多面向的發展。「這樣才能培育潘Sir所形容,帶領戲劇以至表演藝術,走向文化發展方向的人才。」

 

 

趕上音樂劇列車

學院去年製作的《青春的覺醒》,可說是為音樂劇表演課程熱身。去年執導此劇的高級講師(聲線訓練)及音樂劇課程主管李頴康(大康)表示,課程除了訓練學生表演、唱歌和跳舞外,還著重說故事的技巧。「以往的音樂劇課程較重視演員的表演能力,但我們在這個世代須要向前行,第一步是讓演員全面了解音樂劇。香港音樂劇界需要更多創作人員,我們希望彌補此不足。究竟音樂劇應怎樣寫﹖通過認識音樂劇的歷史、發展背景,以及表演形式,學生能更理解劇作家和作曲家的想法,繼而可嘗試創作。」

 

音樂劇牽涉音樂、舞蹈、戲劇三大表演藝術,能歌善舞兼具演技是基本要求,但要將這些技能化為舞台上的感染力,背後需要無比熱誠。大康強調:「主修音樂劇極具挑戰,須要精通三種表演藝術,故此他們要對表演有熱誠,就像練武功一樣,過程一定是艱苦的。觀眾欣賞音樂劇,看到演員能跳能唱能演,覺得他們很出色,但未必知道他們背後所花的工夫。所以學生必須非常喜歡這門藝術,這樣才會願意下更多的苦功。」

 

香港音樂劇發展40多年,至今未成主流,大康坦言不少觀眾仍分不清歌劇與音樂劇之別,但演藝學院作為香港表演藝術專才的搖籃,潘Sir認為編制課程須看得更遠。「西九、國內,以及亞洲其他城市陸陸續續有大型表演場地落成,音樂劇娛樂性強,是面向大眾的戲劇類型,亦是將來重要的發展方向。世界各地的大型場地都需要音樂劇創作,我們看到學生未來的出路。亞洲很多地區,如韓國、日本的音樂劇已走得很前,香港也要加把勁,再不起行便趕不上這班『音樂劇列車』。」

 

 

(原文於《演藝通訊》2020年11月號刊登, 按此閱讀原文。)

按此訂閱電子月刊和學院最新資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