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演藝學院(演藝學院)四十周年重點音樂劇:《我佛無著經》於昨晚(5月7日)在演藝學院歌劇院首演成功,全院滿座。音樂劇由署理戲劇學院院長黃龍斌執導,戲劇學院與戲曲學院、舞蹈學院、音樂學院、電影電視學院和舞台及製作藝術學院攜手合作,多達二百位學生和校友共同參與演出和幕後製作,陣容鼎盛。一眾貴賓與演藝學院校董會、管理層和創作團隊等成員出席演出前的酒會,同賀此校慶音樂劇演出成功。
演藝學院校董會主席楊傳亮先生於酒會致辭時表示:「音樂劇取材自中國經典故事,向中國傳統文化致敬之餘,更以創新的演繹方式展示中華文化的智慧 —— 這正好是演藝學院所秉持的使命:融匯中西,以當代視野傳承文化精髓。在此衷心感謝特區政府及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多年的鼎力支持,未來學院必定繼續配合政府政策,為培育演藝人才、推動中西文化交流竭盡所能。感謝所有參與音樂劇製作和演出的師生、校友的傾力付出,以及各界友好對學院的長期支持。」
適逢校慶,演藝學院校長陳頌瑛教授欣見演藝學院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,再度躋身表演藝術類別全球前二十位。她表示:「這部慶典之作展現學院對表演藝術教育的堅定承諾,凝聚跨學科的卓越成果,成就這個大型音樂劇製作。《我佛無著經》匯聚六大學院才華橫溢的學生和校友,及一眾教職員,以創新精神,糅合創意,為觀眾創造深刻的劇場藝術體驗。我們更榮幸邀得業界翹楚加入創作團隊,為製作增添豐厚內涵。」
演藝學院感謝所有參與音樂劇製作和演出的師生、校友的傾力付出,及各界友好對學院的長期支持,更衷心感謝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多年來的鼎力支持。此次大型製作動員了全校各藝術領域的專業老師,包括戲劇、舞蹈、設計美學、音樂、電影等,帶領多達二百位學生和校友共同參與演出和幕後製作。獲邀參與的傑出藝術家包括曾編寫多個著名音樂劇如《大狀王》的張飛帆先生(編劇),創作了多次獲獎音樂劇的校友何俊傑先生(作曲及音樂總監),曾編寫膾炙人口的音樂劇如《我和春天有個約會》和《遇上1941的女孩》的校友鍾志榮先生(填詞),不論在戲劇或音樂劇上皆獲獎無數的著名校友林澤群先生 (飾演唐三藏),陣容強大。
圖片下載:
https://drive.google.com/drive/folders/14zXbsA-HidAtyadKVx6km_HZZIgDV7lR?usp=sharing
香港演藝學院 (www.hkapa.edu)
香港演藝學院(演藝學院)於1984年依據香港演藝學院條例成立,是在表演藝術教育領域具領導地位的高等學府。演藝學院提供學士課程與實踐為本的碩士課程。學習範疇包括戲曲、舞蹈、戲劇、電影電視、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。演藝學院的教育方針著重反映香港的多元文化,中西兼容,更提倡跨學科學習。
自2008年以來,演藝學院獲得香港學術及職業資歷評審局(評審局)授予的「學科範圍評審」資格,使演藝學院能夠自行監察和評審其五個學科範圍(舞蹈、戲劇、電影電視、音樂與舞台及製作藝術)內的學士學位及大專課程。由2016年起,演藝學院獲批的「學科範圍評審」資格擴展至涵蓋碩士學位及以下的學位及大專課程。自2023年起,戲曲學院所開辦的大專和學士課程亦已通過評審局評審,獲得自行監察和評審的許可。
除灣仔本部外,位於薄扶林的伯大尼古蹟校園自2006年起,亦是電影電視學院的培訓設施所在地。
根據2025年公布的QS世界大學排名,香港演藝學院於表演藝術類別排名全球前二十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