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第二期:《交汇》Intersections

第二期:《交汇》Intersections

第二期主题是演艺学科内外的「交汇」,探讨实践者及学者如何在各自的实践、教学及研究中探索和试验各种交汇的构思及框架。剑桥字典(Cambridge Dictionary)把「交汇」(intersection[s])一词定义为「两项事物聚集并互相影响的一点」,并且进一步解释,如两项事物交汇,则两者通常因具备某些相同部分或特点等,因而有所连结并互相影响。至於「交汇性」(intersectionality)一词则是由金伯利・克伦肖教授(Professor Kimberlé Crenshaw)於1989年提出,用於形容种族、阶层、性别及其他个别特性如何与另一特性交汇重叠。香港过去一直是中西荟萃之地,多样文化在交错聚集的同时亦互动重叠,香港正好为这类接触提供范例。然而,这类接触的边界何在?这类接触的空间如何出现?演艺学科又如何利用这类空间?

演艺实践交汇的历史由来已久,不论是在实践以内还是边界周围,艺术家已探索交汇作为介乎於两者之间、同属两处的空间,由萨满教的仪式表演、华格勒的整体艺术,以至当代的人机合体多媒体虚拟现实。这些探索及互相启发的重点在表演艺术内外均带来变化,同时提供了空间让我们了解这些交汇如何汇聚及影响个人及团体。

 

「交汇」反映艺术家、学者、实践研究者及教育者如何在这些聚集交错的空间当中实现这类接触。这一期肯定各人的经验均与别不同,邀请大家投稿探讨表演制作、教学及研究可如何检视和阐释表演艺术的内外交错,推动跨越教学、学习、研究及实践的发展。

 

这一期旨在对实践、美学、历史及理论提出更广泛的表述,让有兴趣的读者可以了解近日跨越国家及学科界限的演艺发展。我们欢迎各界投稿回应「交汇」这个主题的思考、行动及书写,反思实践、研究、演艺教育、戏剧构作实践、跨学科、跨文化及多元交汇的方法,以及表演艺术的通讯数码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