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表演艺术的教与学

副校长(学术)蔡敏志教授

2020年4月9日

「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;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」培植一棵树需时十年,教育一个人则需要一辈子。从事教育工作二十多年的香港演艺学院副校长(学术)蔡敏志教授,是香港第一位具有专业训练资格的舞台设计师,也是中英剧团首位驻团设计师。起初,她视舞台设计为终身事业,却在80年代机缘巧合下任教中学,为加入演艺学院发展教育事业留下伏笔。「我在这里教书获得很大满足感,因这岗位结合了教育与创作。此外,作为老师对学生影响深远,他们从你身上学习,然后自己再加以发挥,这是我十分享受的关系!」
 

蔡教授尚未加入演艺学院时,已活跃於剧团、电视、广告界,并参与荷李活电影制作等。1992年,她获邀担任演艺学院舞台及制作艺术学院的客席导师,四年后成为全职导师,并於七年前获委任为该院院长。「原本以为只做一段时间,结果一做便是 24 年。教书一点也不轻松,尤其是早期的学院仍在探索路向,工作时间十分长。但我在这里教导优秀的学生,见证学生毕业后发展顺利,我感到欣慰。不知不觉、年复一年,从未想过离开。」
 

放眼世界
「如果世上没有表演艺术家,世界会是怎样?相信一切会变得沉闷。」因此蔡教授经常思考如何将艺术带入生活与学校:「庆幸的是,香港的表演艺术活动越趋丰富,大家都意识到它的重要性,政府也十分支持。」演艺学院一直致力筹划多元化的交流活动,制造各种学习机会,让学生接触不同文化。「欧洲的小孩子在艺术认知方面较成熟,因为他们从小已去博物馆、艺术馆,有切身体验。而香港的小朋友却主要透过书本认识艺术。故此,学院希望为学生开拓多样的渠道到外地体验艺术,更不时提供奖学金和资助。我们亦鼓励学生在海外交流或参加实习后,能与同学和老师分享当中的启发。」
 

当被问及香港学生有何优胜之处,蔡教授认为本地中西融合的文化背景,使学生具有一种有别於其他亚洲或西方国家的特质,而这种特质很自然地投放在创作上,构成独一无二的艺术风格。「香港是一个国际城市,学生吸收资讯的能力高,适应力强,在任何地方学习或工作都没大问题。」世界各地皆有学院毕业生的足迹,包括上海、杭州、新加坡、日本、美国、英国等地。而学院与众多地方的伙伴关系紧密,能掌握国际动态和发展,并适时反映在课程里,协助学生与时并进。「我们不希望学生局限於一个范畴,在现今社会,灵活变通非常重要。」
 

教与学新体验
出身创意行业,蔡教授经常强调「思考空间」,并带领创新的教学方法。「我们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带来最好的学习体验,而非填鸭式教育。老师只专注教书并不足够,还要预留时间给自己,参与教学会议和教师培训等活动,不断自我提升,才能为学生带来更多启发,达致双赢。」
 

在蔡教授眼中,培养新一代的表演艺术家,不能只操练技巧,而是需要全人教育,发展创意思维和批判思考。「我经常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事业发展历程。人生充满无限可能,机遇处处。不同的机会会引领你到意想不到的方向,有些范畴你或许从未接触过,尝试后便能开拓一条新的路径。我们只须勇敢走出第一步,接受眼前新的挑战。」
 

回顾与前瞻
蔡教授去年上任后带领六间学院检讨既有课程,全面推动改革。当中与各院长讨论得最多的问题是:我们要为行业和社会培育出怎样的 21世纪年轻艺术家?「六所学院之间的经验分享是否足够?现有教学架构是否能满足教师和 学生的需要?六间院校应一起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,订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发展方向。因为各学院并非独立个体,而是一个整体,拥有同一目标,才会齐心向前。」
 

「学院传授演艺行业的基础知识,学生将来投身社会也要持续不断学习。」当普及艺术成为时代趋势,演出不再局限於大剧院或演奏厅,艺术形式遍地开花,演艺学院培育的表演艺术家便能在社会任何角落绽放光芒。

 

(原文於《演艺通讯》2020年1月号刊登 按此阅读原文。)

按此订阅电子月刊和学院最新资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