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内容

音乐无疆界

音乐学院弦乐系学生陈骋怀及李俊霖

2023年6月30日
音乐无疆界

挥别疫情阻隔,演艺学院音乐学院今年重新出发,远赴世界各地交流演出。在弦乐系及青少年音乐课程主任王磊教授,以及多位老师带领下,弦乐系学生早前先后到广州和深圳参加 2023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国际青年音乐周(YMCG),再到上海出席第三十八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。两位学生代表陈骋怀和李俊霖不约而同表示,过去鲜有机会踏足国内,更遑论交流演出,今次首度与国内年轻乐手合作,藉着音乐打通隔阂,共同探索艺术方向。
    
今年二月在广州和深圳举行的2023粤港澳大湾区(广东)国际青年音乐周,在弦乐系及青少年音乐课程主任兼YMCG2023艺术委员会委员王磊教授带领下,由四位学生组成的室乐团,与来自大湾区内外的精英乐手合作演出。王磊教授表示:「学生要於繁重的学习中抽时间参与YMCG2023并不轻松,除了每天忙於练习、排练和演出外,还要好好安排时间参与线上课堂及考试。我很荣幸能够与学生们一起参加YMCG2023,见证他们的努力和出色表现。他们的演出让演艺学院於音乐周中绽放异彩,让更多人认识到我们学生的卓越水平。」

 

陈骋怀:从乐曲中找到共识

 

四重奏的大提琴手陈骋怀是音乐(荣誉)学士课程一年级学生,五岁开始学大提琴,六岁参加演艺青少年音乐课程。他不讳言小学阶段视练琴为苦差,直至升中后在学校乐团见识到高手,才发觉基本功未够,於是开始疯狂练习,希望追上师兄们的进度。

母校拔萃男书院注重音乐培训,陈骋怀在高中时跟随学校交流团到欧洲演出及参加大师班,对音乐有新的体验,「那时才真正爱上音乐,我发觉如果生活中缺少音乐会非常困难,说出来有点夸张,却是事实。」中学毕业后,毫无悬念选择进修音乐,他曾经报考海外音乐学院并获取录,但最终决定入读演艺学院,「我好钟意香港,自己去过欧洲,觉得环境优美,又有深厚艺术文化,但对我来说,始终最喜欢香港。」

 

未正式入学前,他便收到同系师兄的讯息,邀请他加入弦乐四重奏,自此合作无间,更获弦乐室乐系副教授陈浩堂挑选参与YMCG。「我们在广州和深圳各演出一场,期间又参加上海弦乐四重奏的大师班,这是非常难得的体验,好荣幸有机会跟专业乐手一起排练,有时候不用语言沟通,透过观察已学到很多技巧。」首次与国内乐手合作,他会趁小休时间主动出击争取交流,「我过往较少机会到内地,今次觉得非常好玩,大家会谈音乐、谈未来,内地乐手的音乐技巧非常出色,令我大开眼界!」

 

虽然只是一年级生,但陈骋怀早已立志成为大提琴演奏家,与世界各地乐手合作,「最近几次到外地交流,发觉不同地方的人纵使有不同想法,但坐在一起演奏,拉着同一曲目,其他事好像变得不重要,大家在音乐中找到共识,这是一件很美丽、很神奇的事。」经历今次体验,他坦言扩阔了视野,期望有更多机会参与国内演出,「我们常常说要冲出世界,其实国内也有很多出色的音乐家,我会考虑先由内地出发,再逐步走向世界。」

 

李俊霖:学习认真的心态

 

四月,王磊教授再次带队,率领弦乐系学生到上海参加历史悠久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。对於音乐硕士课程毕业生李俊霖来说,今次演出有双重意义,首先在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厅举行「浪漫小提琴」硕士毕业音乐会,再与演艺学院同学和上海学生於「门德尔松之夜」合演五重奏和八重奏。毕业音乐会移师上海举行,心情特别紧张,他笑说:「好大压力,每日由朝练到晚,一早起身练琴,然后到大学音乐厅跟同学排练,晚饭后回到酒店又继续练,结果有一晚被酒店住客投诉。」

 

李俊霖三岁学钢琴、六岁学小提琴,小学毕业前已考获小提琴八级。他小四已计划将来向音乐方面发展,「当时第一次上台表演,觉得很有成就感,变得愈来愈喜欢音乐。」中学毕业后,他考入演艺学院修读基础音乐文凭,其后升读学士和硕士课程,在学院度过八年,他最喜欢校内的学习气氛,「记得我刚入学时,基本上每晚到九、十时才离开,同学们除了上课以外就是练琴,这种气氛令人更积极练习。」

 

首次到上海交流,他体验到另一种学习文化,「当地的排练节奏跟我们不一样。可能香港生活节奏较快,通常排练一小时左右便完成,但今次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商讨细节,八重奏有八个人,各人有不同意见和想法,大家都很愿意分享和讨论,尝试探索多种演绎方法,我觉得这种气氛很好。」音乐会结束后,两地同学相约聚会,话题离不开音乐和前途,更约定有机会的话再度合作演出。

 

作为应届毕业生,李俊霖以成为专业小提琴手为目标。「今次到上海交流由王磊教授和陈浩堂教授带领,他们要主持大师班,又要指导我们排练,试过一日连踩六、七小时,这种认真的态度令我反思,将来毕业后,没有老师在旁督促,要保持水准全靠自己看待音乐的心态,老师给我作出了最佳示范。」

 

(原文於《演艺通讯》2023年7月号刊登,按此阅读原文。)

 

按此订阅电子月刊和学院最新资讯。
 

1/7